發(fā)布于 2021-11-18 00:00:23
肺支氣管發(fā)育不良(BPD ,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是早產(chǎn)兒最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F(xiàn)有BPD的治療主要是一些綜合性防治,包括改善肺表面活性物質、肺保護性通氣輔助呼吸,枸櫞酸咖啡因等,但在現(xiàn)有治療方法下BPD的各項預后指標并未有效改善,且發(fā)病率有所增加。目前,BPD的臨床治療尚無統(tǒng)一、有效的藥物,因此尋找新的治療策略來改善這種嚴重的頑固性疾病成為非常迫切的需求。
炎性損傷是導致新生兒發(fā)生肺支氣管發(fā)育不良的主要原因,來源于臍帶組織的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由于其低免疫原性,強免疫抑制能力,成為治療炎性損傷類疾病的首選干細胞類型,也給肺支氣管發(fā)育不良的治療帶來希望。目前,國內外關于MSCs改善早產(chǎn)兒相關肺損傷的有效性有許多相關報道。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肺支氣管發(fā)育不良,用體外擴增獲取足量的MSCs是滿足臨床治療的前提。在過去的治療BPD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大多數(shù)是使用胎牛血清(FBS)作為人源MSCs培養(yǎng)添加物[2]。但這已經(jīng)不符合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NMPA)對人源性干細胞產(chǎn)品的最新要求——“干細胞產(chǎn)品生產(chǎn)中應盡量避免使用動物源性材料”。同時,胎牛血清作為異源蛋白,培養(yǎng)擴增人源MSCs會增加其免疫原性并促進細胞衰老[3],因此,全世界范圍內都在努力尋找胎牛血清的代替品。目前,一種商品化的人血小板裂解液(hPL)作為間充質干細胞培養(yǎng)添加物獲得了科研人員極大的關注。
同時體內實驗中,該研究構建了新生大鼠BPD模型用來評價其治療效果。結果表明hPL-UCMSCs治療后可促進支氣管末端小肺泡的發(fā)育,小肺泡數(shù)量較FBS-UCMSCs治療組和鹽水對照組增多明顯,且膠原蛋白沉積顯著減少,肺纖維化明顯改善,新生血管數(shù)量顯著增多,巨噬細胞浸潤減少,肺部受損狀態(tài)得到顯著改善;動物實驗結果均證實hPL-UCMSCs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FBS-UCMSCs。
該研究證明了hPL作為UC-MSCs培養(yǎng)的補充添加物所具有的功能作用,表明其重要的臨床使用價值。這將有助于促進hPL在未來UCMSCs規(guī)?;囵B(yǎng)中的廣泛應用,并為臨床BPD患兒的治療應用提供更多幫助。
北科生物深耕細胞領域16年,已擁有頂尖成熟的干細胞科研團隊和前沿的細胞儲存制備技術,目前已在生物醫(yī)療領域申請了相關專利108項,其中56項獲得授權;承擔包括863項目、火炬計劃項目等國家、省市各級科研項目60余項;發(fā)表細胞領域相關論文100+篇,其中SCI論文40+篇,論文影響因子(IF)累計達200+。
參考文獻:
[1] Arrigoni et al,Cell,2009;Willis et al,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8
[2] Chang et al,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2014;Reiter et al,Respir. Res,2017
[3] Trubianietal et al,Part C Methods,2015